张晓星

高电压绝缘监测团队在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唐炬教授的带领下,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人,博士生14名,硕士研究生35名。课题组隶属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长期围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及材料绝缘特性展开研究。团队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围绕输配电装备状态监测与智能感知领域,形成了SF6分解机理及组分监测与故障诊断、GIS超高频监测与模式识别、变压器超高频监测与故障定位与诊断、环保型气体绝缘介质、新型气敏传感器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团队先后负责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和重点研究计划课题等10余项,省部级科技项目以及横向科研课题6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共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7部、教材3本,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0余篇(其中SCI检索150余篇、EI检索1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7项。
张晓星,教授,博导,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成员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973和863项目等十余项,承担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法国施耐德、ABB等企业科技项目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近五年,发表SCI检索论文19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55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H指数41;授权发明专利23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3部。长期从事输配电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研究,担任国际大电网B3.24、B3.40和B3.45工作组中方委员,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等多个专委会委员;担任《IET High Voltage》、《Cogent Engineering》和《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等多个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