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

微信扫描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博客

团队新闻——本科生团队斩获国家级、省级大创双项佳绩!

发布时间:2025-04-17

点击次数:

图1-大创项目评级结果.png

(图1:大创项目评级结果)

始于热爱:初探科研之旅

20248月,两个本科生小组成员缘于对专业的热爱,通过学校提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放平台,主动联系沈鹏老师,并与导师开展了深入交流,明确了研究方向。202485日,团队成员开展了第一次集体会议,通过这次破冰活动,成员们得以迅速融入团队。

(图2:启动会上学生与导师围坐讨论)

夯实基础:10次培训点亮技能树

为攻克InSAR技术难关,课题组老师累计组织开展了2次大型专题培训,从理论讲解到软件操作,课题组下5个本科生大创团队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团队成员还与沈鹏老师累计开展了8次讨论会议,沈鹏老师将复杂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拆解,使得晦涩的相位图在屏幕上变得触手可及。从基础原理到实战演练,老师悉心指导、暖心鼓励。

(图3:武大英飒团队首次大型培训情况)

精益求精:6轮申请书打磨+5轮PPT锤炼

从初稿到终稿,课题组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历经6轮申请书修改,逐字推敲逻辑框架;在寒假期间,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春节团聚时,团队成员选择坚守实验室,共同经历了17天的技术攻坚期。团队师生反复优化实验方案,沈鹏老师亲自指导的头脑风暴夜更是成为常态;临近答辩,从动画设计到演讲节奏,团队师生反复推敲每一处细节,团队带头人廖明生教授更是亲自参与PPT打磨,给予指导,最紧张的一次修改和彩排甚至持续到了凌晨两点。

(图4:申报书/答辩PPT多轮修改)

温暖护航:硬件支持与人文关怀并存

科研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集体智慧的接力。课题组为大创团队配备了高性能工作站和专属机房,保障数据处理效率;数据处理遇到瓶颈时,师兄师姐有问必答,热情帮助;汇报PPT需要美化,廖明生教授从评委角度给予专业指导——这种无处不在的温暖,让科研之路充满光亮。

(图5:团队成员在机房开展项目研究)

荣耀时刻:成长比结果更珍贵

目前,两个项目分获国家级、省级大创评级。但比结果更珍贵的是,这段师生共进、同窗互助的科研探索旅程!机房里此起彼伏的键盘声,见证了初涉科研的新人从青涩到从容的蜕变轨迹。项目推进中每个关键节点的突破,都凝结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同门师兄师姐的暖心帮助以及团队成员同心合力的团结精神。未来,团队成员也将在课题组的带领下,继续探索InSAR技术的奥妙世界!

(图6:多位指导老师与同学们并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