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2023 古代汉语“各”字词性辨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纪念湖北省语言学会成立四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2023年10月20-22日,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古代汉语“各”字词性辨
杨旭 yangxu1216@foxmail.com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振华楼)
现代汉语“各”字词性及其标注存在争议(邢福义2013),古代汉语的情况类似:有的词典标注为(指示)代词(如《辞源》),有的标注为副词(如《汉字形义分析词典》)。本项研究秉持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构式主义精神,对古代汉语中的“各”字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有如下发现:
(1)古代汉语“各”的定语修饰用法占有一定比例(22.2%),为在现代汉语中的统治地位(87.2%)做了铺垫,应该受到重视;
(2)“各”字主要出现在“n+各+v”“n……,各+v”“各+v”三种句式中(“n+各+n”是“n+各+v”的特例),其词性争议正源于所在句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在这些句式中,“各”字出现在主语之后和谓语之前,或者只出现在谓语之前,因此无法从纯形式的角度对其词性做出定位;
(4)从句法形式之外的线索来判断的话,则出现了支持代词和副词的矛盾证据,包括:在对偶结构中,“各”可能和典型副词(皆、互)并举,也可能和典型代词(自)并举;在“使”字结构中,“各”可能出现在“使”字之前(各使),也可能出现在之后(使各);与副词共现时,可能出现在副词之后(俱各、皆各),也可能出现在之前(各俱、各皆);与助动词出现时,可能出现在之前(各当),也可能出现在之后(当各);等等。
(5)“各”的语义指向问题也比较繁杂,可能是主语(物各从其类),可能是宾语(各令四人归业),也可能是旁格(乃于杉木笼、千崖二处各增将弁营汛)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各”字词性无法做出明确判断。本项研究想说明的是:
其一,“各”字的无法定性固然可能缘起其自身形式和语义特征的复杂,但事实上,每个词的形式和语义都具有特殊性,作为语言学家归纳产物的词类体系无法完美覆盖一些个例是意料之中的。
其二,过去认为,与概括词可能表现出的一词多义或兼类不同,个体词的词性是比较明确的,但是本文表明,即便是具体语境中的个体词,其词性也有不甚明了的情况(有学者称为“词类中和”),这可能是语言使用者的歧义现象,但更多的则是语言学家的分析角度问题。
其三,本项研究采取了一种非传统的“民间语言学(folk linguistics)”或“通俗语言学(naive linguistics)”思路,即更多地从语言使用者本身的角度考虑词类问题,就像侦探一样挖掘各种线索来看语言使用者如何识解具体词的词类,采取一种“用脚投票”的做法来进行词类判断。
我们预测,在现有的语言观及其词类体系或框架下,“各”字乃至很多词的词性的争议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