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第二十七届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2年12月5日至12月6日,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线上参与第二十七届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CRIOCM2022年会。该会议英文全称为“The 2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历年来,CRIOCM年会是建设管理与房地产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之一。本届年会由中华建设管理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建设管理和房地产:为健康生活建设智慧和韧性城市”。课题组全体成员于12月5日上午在院办二会议室共同观看了此次会议的开幕式,收听了来自国际知名高校多位专家学者的优秀报告。
杨老师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会
12月5日下午,杨琳老师受邀担任第27届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7B分论坛主席,对有关安全管理、房地产经济、施工现场管理、城市交通网络、城市住房等主题的8个报告做了全英文的主持和详细点评。
杨老师主持分论坛Session 7B
12月5日下午,课题组两位成员邵礼佳、吕筱玥代表课题组在CRIOCM会议上汇报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详细内容记录如下:
邵礼佳于下午14:00在分论坛7A全英文汇报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China’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Risks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based on the Network Theory”。该项研究识别了疫情时代中国国际承包商的风险,并通过复杂网络理论确定关键的风险及其传递机理,为承包商提出相应的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日益低迷,国际工程市场受到冲击。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中国国际工程面临着多种直接和间接风险。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对中国国际工程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国际工程面临的危机,有必要分析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探讨风险传导机制。该项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0种风险。并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这20种风险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法构建风险网络,确定了9个关键节点,并根据节点入度和出度值将其划分为关键初始风险、关键传输风险和关键端点风险。最后,得出了风险传导机制,为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该项研究对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项研究主要成果展示如下图:
邵礼佳汇报成果展示
吕筱玥于下午16:00在分论坛 6B全英文汇报了课题组的另一研究成果“Critic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Blockchain Adoption in China’s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随着越来越多行业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建筑行业也开始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透明公开”、“不可篡改”、“安全可信”、“可以追溯”等特性,使其有望打破建筑供应链的信任壁垒。然而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而产生更多未知风险。该项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识别出了区块链在建筑供应链应用场景中的26个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业务风险、社会风险、成本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共7类风险。通过建立风险网络,评估了26个风险中的关键风险,包括“技术适用性风险”、“公众态度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风险”。该项研究最后针对关键风险给出可能的风险应对策略,对未来区块链在建筑供应链中的应用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该项研究主要成果展示如下图:
吕筱玥汇报成果展示
本课题组全体成员此次参与CRIOCM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和丰硕收获。不仅向国际众多工程管理专业的顶尖高校展示了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工程管理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此次会议收听了同行专家、学者的诸多优秀成果报告,进一步拓宽了课题组的研究视野、推动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相信未来,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将在本领域有更多的探索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