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网络的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碳代谢
发布时间:2025-07-14
点击次数:
- 所属单位:
-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发表刊物:
- 应用生态学报
- 关键字:
- 土地利用;碳代谢;时空演变;生态网络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
- 摘要:
- 揭示人-自然耦合系统碳代谢与碳平衡的内在关系和机理,对“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土地利用类型为代谢主体,通过测度垂直碳排放、碳吸收和水平碳流来构建碳代谢空间网络模型,系统探究 1995—2020 年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碳代谢演变特征,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解析碳代谢空间网络的生态关系、整体效用及节点贡献,综合评价土地利用对区域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20 年间,在垂直方向上,碳排放量从 1995 年的101.43 万 t 增至 2010 年 291.77 万 t 后趋于稳定,主要为工矿及交通用地碳排放;碳吸收量稳定在 530 万 t 左右,林地为主要的碳汇。在水平方向上,净碳流持续为负。负碳流主要来自各县城区周边的工矿及交通用地占用林地和耕地;长江沿岸水域淹没林地、耕地,兴山县南部与秭归县交界处耕地占用林地也带来负碳流。正碳流主要来自退耕还林。代谢主体间,生态关系以工矿及交通用地带来的掠夺限制关系和自然代谢主体间的竞争关系为主。土地碳代谢空间网络的整体生态效用指数始终小于 1,土地利用对库区碳代谢具有消极的综合作用。林地、水域等生产者对维持碳代谢网络平衡贡献最大,工矿及交通用地和城镇用地权重升高影响碳代谢网络规则结构,不利于库区的碳代谢平衡。
- 第一作者:
- 周晓艳 迪力阿热·塔依尔 侯美玲 等
- 论文类型:
- 期刊论文
- 学科门类:
- 理学
- 文献类型:
- J
- 期号:
- 2025(5)
- 是否译文:
- 否
- 发表时间:
- 2025-05-19